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本站内容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公开收集,本站只做展示,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THE END
诊断学期末复习(下)名词解释1.发热:当肌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2.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孟肾炎等3.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图1-4-4)。4.回归热(recurrent fever')体温急剧上升至39D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Hodgk断)病等(图1-4-5).5.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图1-4-6)。6.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图1-41)。7.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8.咯血:指喉部一下的呼吸气管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9.恶心(nausea):为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延、血压下降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10.呕吐(vomiting):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11.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宫,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腔区出。12.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上、下消化道出血均可有便血。13.隐血便: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立者(一般出血量<5ml).多见于溃疡、胃癌。14.牵涉痛:指内脏性疼痛牵涉到身体体表部位,即内脏痛觉信号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特点:①定位明确:②疼痛剧烈:③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15.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16.隐性黄疸:若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而临床上尚未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者,称为隐性黄疸。17.显性黄疸:胆红素>34.2umo1/L18.隐性黄疸:17.1umol/L<胆红素<34.2umol/Ll9.Charcot三联征:胆道结石、蛔虫、急性化脓性胆管炎(Charcot三联征):伴上腹钝痛1/10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