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yikaoxia)】医学考试题库在线刷题、更多医学资料下载《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一)名词解释微信扫码题库刷哥1、表皮黑素单元: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的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黑素单元。2、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3、半桥粒:是基底细胞与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结构,由角质形成细胞真皮侧胞膜的不规则突起与基底膜带相互嵌合而成,其结构类似于半个桥粒。4、丘疹:为局限性、充实性、浅表性皮损,隆起于皮面,直径小于1厘米,可由表皮或真皮浅层细胞增殖、代谢产物聚集或炎性细胞浸润引起。5、斑疹:皮肤粘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皮损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股小于2厘米6、苔藓样变:也称苔藓化,即局限性皮肤增厚,常由搔抓、摩擦及皮肤慢性炎症所致。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见年慢性猛痒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乙慢性海疹等。士了、尼氏征:又称棘层松解征,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手指推压水疱侧,可使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可向四周移动;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以外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常见于天疱疮。8、斑丘疹:形态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皮损称斑丘疹。9、角化不良:是指表皮或附属器中个别细胞过早角化,表现为胞核浓缩变小,胞浆嗜伊红深染。可见于良性疾病如毛囊角化病,也可见于恶性疾病如鳞状细胞癌10、角珠:鳞状细胞癌中角化不良细胞呈同心圆排列,近中心部逐渐角化,称为角珠。11、假上皮瘤样增生:表皮不规则增生,棘层高度肥厚,表皮突不规则延伸可达汗腺水平,常见于慢性感染灶边缘。12、海绵水肿:棘细胞间水肿,细胞间液体增多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桥拉长而清晰可见,形似海绵,故名海绵水肿。3、棘层松解:由于表皮细胞间桥变性,细胞间粘合力丧失,细胞失去紧密联系而呈松解状态,致使形成表皮内裂隙、水疱或大庖。可见于天疱疮等。14、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基底细胞空泡化或破碎,重者基底层消失。广泛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形成表皮下水疱。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等。15、Kogo海绵状脓疱:在海绵形成的基础上颗粒层或棘层上部嗜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的多房性脓疱。见于连续性肢端皮炎等。16、Muro微脓肿:由角质层和颗粒层内嗜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见于银屑病等。I7、Pautrier微脓肿:表皮内或外毛根鞘三个或三个以上淋巴样细胞聚集形成。见于辈样肉芽肿。18、色素失禁:基底细胞或黑素细胞受损后,黑素脱落至真皮内,或游离于组织间隙,或被组织细胞吞噬。见于扁平苔藓等。19、嗜碱性变性:真皮上部结缔组织失去正常嗜伊红性而呈无定形、颗粒状嗜碱性变化,明显时呈不规则卷曲的嗜碱性纤维。见于日光性弹力纤维病等。20、粘液变性:胶原纤维基质中粘多糖增多,胶原纤维束间粘液物质沉积而使间隙增宽,HE染色呈浅蓝色。见于胫前粘液性水肿等。-1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梧桐生花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花瓣0
免费资源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