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本站内容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公开收集,本站只做展示,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THE END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填空1.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体征:出血或出血倾向:发热:骨、关节疼痛:贫血。二、名词解释1.贫血: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2.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结合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巨幼细胞性贫血:是指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药物的作用,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4.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又称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进行性贫血、感染、出血和全血细胞减少。5.出血性疾病:由于正常的止血机制发生障碍,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病。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因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的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7.过敏性紫癜: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的出血性疾病。主要变现以皮肤瘀点或紫癜为主,可伴有腹痛、便血、关节疼、血尿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荨麻疹等过敏表现,多为自限性8.血友病:因遗传性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引起的一组出血性疾病。分为血友病A、血友病B和遗传性FXI缺乏症。9.白血病: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10.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器官,抑制正常造血。11.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指从化疗开始到完全缓解阶段,其目的是迅速大量死亡杀灭白细胞,恢复机体正常造血,使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恢复正常,即达到完全缓解。二、简答题1.对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为减少皮肤出血或防止局部血肿形成,治疗与护理操作上要注意什么问题?(1)高热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降温:(2)各项护理操作要轻柔:(3)尽可能减少注射或穿刺的次数:(4)静脉穿刺时,避免用力拍打及揉擦病人的肢体,结扎压脉带不宜过紧和时间过长:(5)注射和穿刺部位拔针后要适当的延长按压时间,必要时局部都要加压包扎:(6)注射或穿刺部位应交替使用。2.简述对血液病病人出血情况的观察要点。(1)①出血观察:出血的部位,包括皮肤、口腔黏膜与牙龈、鼻腔、内脏(胃肠道、肾脏、阴道,顿内)及关节等:②出血严重程度的变化:皮疹的形态及分布范围,有无内脏出血及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有无新发出血,出血有无消退或减轻等。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