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关注微信公众号:医考侠(vikaoxia)医学考试题库在线刷题、更多医学资料下载《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一)名词解释微信扫码题库刷题1.全麻诱导:全麻时使病人从消陧状念转为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念的过程。2.MACawake:当肺泡内吸人麻醉药的浓度降至0.4MAC时,约有95%的病人能按指令睁眼,即为MACawake,示苏醒时的MAC3.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不感到周身疼痛成为吸入麻醉。4.MAC:即肺泡最小有效浓度,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同时吸人时在肺泡内能达到使50%的病人对手术刺流不会引起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的浓度。5.静脉全身麻醉:将静脉全麻药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6.靶控输注:在输注静脉麻醉时,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为原理,通过调节目标或靶位的药物浓度来控制和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7.第二气体效应:同时吸人高浓度气体(如笑气)和低浓度气体时,低浓度气体的肺泡气浓度及血中浓度提高的速度,较单骏使用相松低浓度为收众弓。医者侠8。局麻药的毒性反应: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力,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出现各种兴奋或抑制的临床症状。9.区域阻滞麻醉:围绕手术四周及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进人手术区的神经纤维的传导,使该手术区产生麻醉作用。10。神经阻滞:将局麻药芒射至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的阻断该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11,全普麻:行硬膜外阻滞时,如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误人蛛网膜下隙而未能及时发现,超过脊麻倍量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称为全脊麻二一12.联合麻醉:在同一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技术13。复合麻壁:在同一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14.全凭静脉麻醉:TIVA,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静脉麻醉辅助药的麻醉方法。15。控制性降压: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的情况下,采用降压药物与技术等方法人为地将平均动脉血压降低至50-65mmHg,使手术野出血量随血压的降低而相应减少,不致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损害,终止降压后血压可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不产生永久性器宫损害。16.术中知晓:病人术后能够回忆起书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并能告知有无疼痛的情况17.苏醒延迟:停止麻醉后30分钟呼唤病人仍不能睁眼及握手,对痛觉刺激亦无明显反应18。恶性高热:某些麻碎药物激发的全身肌肉强烈收缩,并发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19.仰卧位低血压:产妇右仰卧位时出现血压急骤下降,伴头晕、恶心、胸闷、出冷汗、打哈欠、脉率加快、面色苍白等症状20。全身麻醉:将麻碎药通过吸人,静脉或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者称21.预充氧:在病人意识消失和呼吸肌麻痹之前的几分钟内持续吸入纯氧能显著延长呼吸停止到出现低氧血症的时间,这是麻醉诱导和插管前不可省略的、最重要的步骤,称为“预充氧”。预充氧使功能残气量中氧气/氮气比例增大,因此又称“给氧去氮”22.残余肌松作用: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量增加低于25-30%时,出现残余肌松作用,表现为清醒病人面无表情、1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梧桐生花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花瓣0
免费资源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